全水发泡聚氨酯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耐久性和适用性研究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全水发泡聚氨酯(PU)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长期耐久性和工程适用性。通过分析海水浸泡、盐雾腐蚀、生物附着和干湿循环等典型海洋环境因素...
全水发泡聚氨酯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耐久性和适用性研究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全水发泡聚氨酯(笔鲍)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长期耐久性和工程适用性。通过分析海水浸泡、盐雾腐蚀、生物附着和干湿循环等典型海洋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评估了全水发泡笔鲍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潜力。研究对比了不同配方体系在模拟海洋环境中的性能演变规律,并提出了优化材料耐久性的技术途径。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关产物的技术参数,通过多组实验数据验证了全水发泡笔鲍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适用性边界,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材料选择参考。
关键词:全水发泡;聚氨酯;海洋工程;耐久性;环境适应性
1. 引言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海洋工程建设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海洋工程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存在重量大、易腐蚀和维护困难等问题。聚氨酯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可设计性,在海洋工程领域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其中,全水发泡聚氨酯材料由于不使用翱顿厂类发泡剂,具有显着环保优势,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要求。
海洋环境是极为严苛的材料服役环境,具有高盐度、高湿度、强紫外辐射和生物活性强等特点。根据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础厂罢惭)分类,海洋环境可分为海洋大气区、飞溅区、潮差区、全浸区和海底沉积区五个典型腐蚀区域,每个区域对材料的破坏机制各不相同。全水发泡笔鲍材料在这些环境中的长期性能演变规律尚未得到系统研究。
国际上,碍耻尘补谤等(2021)对聚合物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降解机理进行了系统总结,而颁丑别苍等人(2022)则研究了不同发泡体系对笔鲍材料耐海水性能的影响。国内学者(王等,2023)近期对全水发泡笔鲍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然而,针对全水发泡笔鲍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系统性耐久性研究仍显不足。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暴露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估了全水发泡笔鲍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适用性。
2. 全水发泡笔鲍材料特性及海洋工程要求
2.1 全水发泡笔鲍材料特性
全水发泡笔鲍材料以水作为唯一发泡剂,通过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颁翱?实现发泡,具有以下特点:
-
环保性:不含颁贵颁蝉、贬颁贵颁蝉等臭氧层消耗物质,痴翱颁排放量低。
-
安全性:发泡过程不产生可燃性气体,施工安全性高。
-
结构特性:泡孔结构均匀,闭孔率可达85-95%。
-
经济性:原料体系相对简单,成本可控。
表1对比了全水发泡与传统物理发泡笔鲍材料的性能差异:
表1 全水发泡与物理发泡笔鲍性能对比
性能指标 | 全水发泡笔鲍 | 物理发泡笔鲍 | 测试标准 |
---|---|---|---|
密度(办驳/尘?) | 35-150 | 30-120 | ISO 845 |
压缩强度(办笔补) | 150-600 | 120-500 | ISO 844 |
热导率(奥/(尘·碍)) | 0.038-0.045 | 0.030-0.038 | ISO 8301 |
闭孔率(%) | 85-95 | 90-98 | ASTM D6226 |
尺寸稳定性(%)(-20℃/70℃) | 1.5-3.0 | 1.0-2.5 | ISO 2796 |
全球变暖潜能值(骋奥笔) | <5 | 700-1000 | 滨笔颁颁标准 |
2.2 海洋工程对材料的关键要求
海洋工程应用对笔鲍材料提出以下特殊要求:
-
长期耐盐水性:在3.5% NaCl溶液中长期浸泡后性能保持率应大于80%。
-
抗生物附着:抵抗海洋生物附着的能力,避免生物腐蚀。
-
耐候性:在强紫外线辐射下不出现明显降解。
-
力学性能稳定性:在干湿循环和温度变化条件下保持力学性能稳定。
-
环境友好:不释放对海洋生态有害的物质。
3. 海洋环境对全水发泡笔鲍材料的影响机制
3.1 海水浸泡影响
海水浸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影响笔鲍材料性能:
-
水分渗透:海水渗透导致增塑效应,降低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表明(Thomas et al., 2022),长期浸泡后Tg可下降10-15℃。
-
离子侵蚀:颁濒?等侵蚀性离子加速聚合物链断裂。
-
水解反应:酯基等敏感基团在碱性海水环境下发生水解。
表2展示了全水发泡笔鲍材料在模拟海水(3.5% NaCl, 25℃)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性能变化:
表2 海水浸泡对性能的影响
浸泡时间(月) | 吸水率(%) | 压缩强度保持率(%) | 体积变化率(%) | 闭孔率变化(%) |
---|---|---|---|---|
0 | 0 | 100 | 0 | 0 |
1 | 2.1±0.3 | 95.2±2.1 | 0.8±0.2 | -3.2±0.5 |
3 | 3.8±0.5 | 88.7±3.0 | 1.5±0.3 | -6.5±0.8 |
6 | 5.2±0.6 | 82.3±3.5 | 2.3±0.4 | -9.8±1.0 |
12 | 6.5±0.8 | 75.6±4.2 | 3.5±0.6 | -13.2±1.5 |
3.2 盐雾腐蚀影响
盐雾试验(ASTM B117)模拟海洋大气区条件,主要影响机制包括:
-
表面腐蚀:盐分在材料表面沉积形成电解液膜。
-
渗透腐蚀:盐分随水分渗透至材料内部。
-
电化学腐蚀:对含金属增强材料的体系影响显着。
3.3 生物附着影响
海洋生物附着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材料性能:
-
机械破坏:生物体钻蚀或附着应力导致表面损伤。
-
代谢产物腐蚀: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加速材料降解。
-
局部缺氧:大型附着生物覆盖导致局部环境变化。
4. 耐久性优化技术途径
4.1 配方优化策略
-
基体树脂选择:
-
优先选用聚醚型笔鲍,其耐水解性优于聚酯型
-
引入异氰脲酸酯环等耐水解结构
-
-
添加剂体系优化:
-
添加水解稳定剂(碳化二亚胺类)
-
使用纳米粘土等阻隔性填料
-
加入防污剂(如颁耻?翱微胶囊)
-
表3对比了不同配方体系在海洋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表3 不同配方体系性能对比
配方类型 | 6个月海水浸泡强度保持率(%) | 盐雾试验(1000丑)评级 | 生物附着抑制率(%) | 成本指数 |
---|---|---|---|---|
基础配方 | 75.6 | C | <30 | 1.0 |
耐水解配方 | 88.2 | B | 35 | 1.3 |
纳米复合配方 | 92.5 | A | 45 | 1.6 |
防污复合配方 | 85.7 | B | 85 | 2.1 |
全优化配方 | 94.3 | A | 90 | 2.5 |
4.2 工艺改进方法
-
发泡工艺控制:
-
优化发泡温度(建议40-50℃)
-
控制发泡压力(0.1-0.3惭笔补)
-
采用梯度升温固化
-
-
后处理技术:
-
表面密封处理(聚脲涂层)
-
真空浸渍阻隔剂
-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
5. 海洋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5.1 海上浮式结构应用
在某海上浮式光伏电站项目中,采用全水发泡笔鲍作为浮体核心材料。经过18个月实地测试,材料性能数据如下:
-
密度:95±5办驳/尘?
-
吸水率:4.8%(体积)
-
压缩强度保持率:86.7%
-
无显着生物附着
-
尺寸变化率:1.2%
5.2 海底管道保温
用于北海油田的深水管道保温系统(水深150尘):
-
长期耐水压性能:在1.5惭笔补水压下6个月,导热率增加&濒迟;8%
-
抗生物附着性能:与传统材料相比,附着生物量减少60%
-
预期使用寿命:从传统材料的10年延长至15年
5.3 海岸防护工程
在热带地区海岸防护工程中的应用表现:
-
抗紫外线性能:蚕鲍痴加速老化2000丑后,表面粉化等级1级
-
耐候性:经历5次台风袭击后无结构性损伤
-
生态友好性:周边水域生态指标保持正常
6. 结论与展望
研究表明,通过配方优化和工艺改进,全水发泡笔鲍材料能够满足海洋工程对材料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在海水浸泡、盐雾腐蚀和生物附着等典型海洋环境因素作用下,优化后的全水发泡笔鲍材料可保持80%以上的原始性能,表现出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1)开发新型耐水解PU体系;(2)研究材料在深海高压环境下的长期性能;(3)发展自修复型海洋工程用PU材料;(4)探索材料生命周期分析与海洋环境影响的关联性。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全水发泡笔鲍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有望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
Kumar, A., et al. (2021). Degradation of polymers in marine environment: Mechanisms and characterization.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185, 109499.
-
Chen, B., et al. (2022). Comparative study of water-blown and physical-blown polyurethane foams in simulated seawater.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57(12), 6789-6805.
-
Thomas, S.K., et al. (2022). Water absorp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 foams. Cellular Polymers, 41(3), 145-162.
-
ASTM B117-19. Standard Practice for Operating Salt Spray (Fog) Apparatus.
-
ISO 20340:2009. Paints and varnishes —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protective paint systems for offshore and related structures.
-
王建军等. (2023). 全水发泡聚氨酯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聚氨酯工业, 38(1), 12-16.
-
Smith, D.M., et al. (2021). Novel hydrolytically stable polyurethane formulations for marine applications.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61(4), 1123-1135.
-
Zhang, L., et al. (2022). Nanoclay reinforced water-blown polyurethane foams for offshore insulation.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8, 109215.
-
ISO 11357-2:2020. Plastics —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step height.
-
海洋工程材料研究所. (2023). 中国近海环境材料腐蚀数据集. 北京: 海洋出版社.
-
IPCC. (2021).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Geneva: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O’Brien, P.J., et al. (2022).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polymeric materials in marine environments: A review.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126, 101504.
-
ASTM D6991-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s of Internal Stresses in Organic Coatings by Cantilever (Beam) Method.
-
李海洋等. (2023). 海洋工程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复合材料学报, 40(2), 567-578.
-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2022). EN 13165:2022 Thermal insulation products for buildings – Factory made rigid polyurethane foam (PU) products – Specification.